欢迎来到南昌太阳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守护“一老一小”,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抚州市社会组织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抚州市临川区邹阳村89岁的尧奶奶近期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经常到隔壁邻居家坐一坐,逢人就夸“政府好、社会组织好”;东乡区红星镇在读六年级的小羽,从小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今年她有了一位“爱心妈妈”,也变得开朗和自信了……这些改变都是抚州市社会组织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密码”。
“一老一小”是一头连着“朝阳”一头连着“夕阳”、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为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基层治理,2024年6月抚州市民政局启动实施2024年社会组织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服务项目。通过“民政局征集、社会组织申报实施、第三方机构专业督导、一老一小受益”的项目化运作方式,促进社会组织聚焦“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助力乡村振兴,从服务群众的小事、细事、微事入手,守护“一老一小”朝夕美好,努力让乡村青少年儿童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让老人安享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截至2024年9月,抚州市社会组织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已覆盖临川区罗湖镇邹阳村、东乡区红星镇南辽村、乐安县招携镇东炉村、南城县沙州镇沙洲村4个乡村,累计服务190多名留守、困境儿童及150名失独、空巢老人,开展各项探访建档、走访陪伴、健康讲座等专业服务超过38场次。
聚焦“一老”,以老有所依托起幸福“夕阳红”
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经常一个人在屋里干坐着,没啥娱乐生活;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经常忘记按时吃药,与邻里交流也比较少……都是乡村老人面临的难题,如何改善这种情况,乐安援手义工协会负责人章红云在申报项目时已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
针对乐安县招携镇东炉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乐安援手义工协会开展了多项工作,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体检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给老年人带来戏曲表演、舞蹈表演等,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抚州市宜合公益促进中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了政府、单位、企业、志愿者等各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服务合力,定期组织上门看望邹阳村80岁以上的老年人,陪他们聊天、解闷,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并及时提供帮助;携手医疗机构、社会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防诈骗宣讲、惠老政策宣传,同时对于有需要的老年人,链接医院资源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营造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爱老敬老氛围,全面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项目服务的开展,以社会化动员模式,推动了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老年人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丰富他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拓展了交友圈,帮助减少留守、空巢等老年人的孤独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幸福感。
聚焦“一小”,以幼有所育守护儿童“爱心伞”
孩子在家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亲子关系不好怎么办?总是经常担心孩子和小伙伴去池塘里玩水出危险……这些问题也是留守儿童父母最关心的“难题”,
在儿童服务方面,东乡区公益志愿者协会首先从儿童的安全健康教育入手,通过发放儿童安全包、开展防溺水讲座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是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如音乐、美术、大学生支教等,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促进、改善亲子关系,开展亲子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连线活动等,加强亲子互动交流、改善亲子关系。此外,还特别面向社会招募一支近20人的爱心妈妈队伍,经过岗前培训后,与服务儿童结对帮扶,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南城县盱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期扎根服务乡村,为沙洲村的留守、困境等儿童开展兴趣拓展小组、涂鸦、彩绘等活动,组织开展了网络“童”心,与你“童”行 安全教育、“溺水止步,青春阔步”防溺水安全教育、“一笔一世界 多彩绘童心”彩绘草帽等丰富的活动,为农村儿童成长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温暖“一老”让“夕阳”更红,托起“一小”让“朝阳”更艳
抚州市民政局通过联动社会组织全力托举幸福的“夕阳红”,撑起守护儿童的“爱心伞”,以温暖“一老”让“夕阳”更红,托起“一小”让“朝阳”更艳为出发点,充分整合资源,开展“一老一小”关心关爱服务,让农村老年人和儿童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切实增强“一老一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抚州市民政局将继续围绕辖区“一老一小”现实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方争取资源支持,选优用好社会组织,努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为民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助力乡村振兴。